1.
【单选题】 (1分)
当事人重新回到自己的母文化之后,也会产生跟当初到达东道国文化时候一样的文化震荡。这种现象在Lewis和Jungman提出的跨文化适应六阶段中属于哪一阶段?
A.
震荡期
B.
适应期
C.
回归期
D.
旁观期
2.
【单选题】 (1分)
Belay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型中,行为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包括
A.
互动管理
B.
社交放松
C.
传递信息的技巧
D.
适宜的自我揭示
3.
【单选题】 (1分)
比起外群体成员,内群体成员倾向于把本群体的同伴视为与自己更为相似。这体现了:
A.
内群体偏袒效应
B.
假定相似效应
C.
外群体同质效应
D.
以上皆错
4.
【单选题】 (1分)
儒家人性观从天人一体的角度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哪一种关系?
A.
控制自然
B.
以上皆错
C.
与自然和谐相处
D.
臣服于自然
5.
【单选题】 (1分)
人们是否会因为对象不同而改变决定,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体现的是哪两个维度的文化?
A.
精确文化和弥散文化
B.
松文化和紧文化
C.
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
D.
高情境文化和低情境文化
6.
【单选题】 (1分)
宗教属于哪一种文化?
A.
物质文化
B.
社会文化
C.
主观文化
D.
社会规范
7.
【单选题】 (1分)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主流的自我身份感状态可能是:
A.
身份感获得
B.
身份感延缓
C.
身份感弥散
D.
身份感早闭
8.
【单选题】 (1分)
以下哪项属于长期导向指数较高的国家?
A.
巴西
B.
巴基斯坦
C.
加拿大
D.
西班牙
9.
【单选题】 (1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体现了哪一种时间观?
A.
灵活时间观
B.
未来时间观
C.
线性时间观
D.
轮回时间观
10.
【单选题】 (1分)
在有些文化中,人们倾向于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这种文化是:
A.
感性文化
B.
低情境文化
C.
中性文化
D.
高情境文化
11.
【单选题】 (1分)
下列不属于典型个人主义国家的是:
A.
墨西哥
B.
美国
C.
丹麦
D.
加拿大
12.
【单选题】 (1分)
中国人非常看重客厅,客厅一定要足够大。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属于:
A.
公共空间文化
B.
低情境文化
C.
高情境文化
D.
隐私空间文化
13.
【单选题】 (1分)
在一些文化中,交朋友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这体现了:
A.
表达性取向
B.
U型交往
C.
工具性取向
D.
G型交往
14.
【单选题】 (1分)
Belay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型中,行为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包括:
A.
社交放松
B.
互动管理
C.
适宜的自我揭示
D.
传递信息的技巧
15.
【单选题】 (1分)
与多种文化交往但不认同每种文化的独特性。这属于下列哪种东道国采取的策略?
A.
熔炉策略
B.
隔绝策略
C.
排斥策略
D.
多元文化主义策略
16.
【单选题】 (1分)
在文化取向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A.
对人的活动的取向
B.
时间和空间取向
C.
对自然的取向
D.
人性观
17.
【单选题】 (1分)
一个人由于对自身所属的群体(国家、族群、地域甚或组织等)的意识而产生的身份体验是:
A.
文化归属
B.
文化定位
C.
文化身份认同
D.
自我身份
18.
【单选题】 (1分)
文化的共享意义通过什么被高效地传递?
A.
信息发出者
B.
媒介
C.
其余几项均对
D.
信息接受者
19.
【单选题】 (1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线性时间观的特点?
A.
在一个时间段只专注做一件事情
B.
崇拜祖先,看重传统
C.
按时间表做事
D.
看重准时
20.
【单选题】 (1分)
关于社会犬儒主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认为人性易被权利腐化
B.
关注对人性消极的看法
C.
崇尚儒学思想
D.
对社会机构信赖度较低
第2部分
总题数: 35
21
【多选题】 (2分)
跨文化适应中,个体可能会采取哪些应激应对策略?
A.
以情绪为导向的应对策略。
B.
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策略。
C.
以回避导向为的应对策略
D.
以结果为导向的应对策略。
22
【多选题】 (2分)
以下哪些是关于身份感的定义?
A.
是反思性的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象,它来自于我们的家庭、性别、文化、种族和个人社会化过程。
B.
是个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不同的个体的自我定义,包括行为、信念和态度。
C.
个体与另外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建立联系的过程。
D.
指个体根本而连续的自我,是关于一个人自己作为个体内部的、主要的概念。
23
【多选题】 (2分)
以下关于Inglehart提出的价值观两维度说法正确的是:
A.
世俗理性权威维度强调正当的法理权威、经济积累以及个人成就。
B.
传统权威维度强调承担家庭和集体责任的重要性。
C.
持生存观的人更多关注女性解放和自我表达等。
D.
持幸福观的人更多会勤奋工作、克己等。
24
【多选题】 (2分)
中国学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包括以下哪几条?
A.
称呼准则
B.
德、言、行准则
C.
求同准则
D.
圆通准则
25
【多选题】 (2分)
接触文化有哪些特点?
A.
人们在互动时相互距离会更近。
B.
沟通双方有更多身体接触。
C.
这种文化中的人不易在短时间内建立亲密关系。
D.
人们在沟通中身体更有可能侧对着。
26
【多选题】 (2分)
以下哪些是对跨文化沟通有利的要素?
A.
适当的自我揭示
B.
非判断性的态度
C.
刻板印象
D.
行为的灵活性
27
【多选题】 (2分)
关于中国人的谦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现在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上。
B.
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
C.
“鄙人”、“犬子”等自谦词是中国人谦虚的一种体现。
D.
中国人的谦虚体现在称呼有严格的社会规范,有高度的程式化和公式化。
28
【多选题】 (2分)
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更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对一个特定文化群体的承诺和参与其民族活动。
B.
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族群认同。
C.
Phinney认为民族认同只是在情感上对民族的归属感和承诺。
D.
广义的民族认同等同国家认同。
29
【多选题】 (2分)
眼睛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其生理学基础是:
A.
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
B.
人的瞳孔会因情绪扩大到比平常大四倍,或缩到很小。
C.
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具有分析综合能力。
D.
瞳孔的变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
30
【多选题】 (2分)
文化敏感性有哪些境界?
A.
理解文化差异
B.
识别出文化差异
C.
消除文化差异
D.
利用文化差异
31
【多选题】 (2分)
Belay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型中,认知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包括
A.
自我概念
B.
开放思维
C.
文化意识
D.
自我意识
32
【多选题】 (2分)
关于Hofstede于1967-1973年在IBM公司的调查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ofstede的文化理论是在国家层面构建的。
B.
通过对当时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了五个文化维度。
C.
调查问卷是为了研究国家文化而设计。
D.
Hofstede的文化理论不仅为文化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天地,也在跨文化研究方法上取得了突破。
33
【多选题】 (2分)
从多元文化人格角度出发,有哪些人格特征会影响跨文化适应?
A.
神经质
B.
开放性
C.
灵活性
D.
情感稳定性
34
【多选题】 (2分)
关于双语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婴儿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会让其产生混乱感,从而阻碍婴儿学习语言的速度。
B.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C.
幼儿大脑中对两种语言的分离式管理使他们不会混淆语言。
D.
从人的年龄周期来看,年龄越小,学习外语效果越好。
35
【多选题】 (2分)
关于幽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幽默的时机在不同文化当中是不一样的。
B.
幽默感被文化定义。
C.
幽默的场合在不同文化当中是不一样的。
D.
人类都有幽默感并欣赏幽默,所以在跨文化当中使用幽默不具有风险性。
36
【多选题】 (2分)
目光接触具有以下哪些功能?
A.
获取反馈信息。
B.
影响对方。
C.
控制谈话。
D.
控制亲密程度。
37
【多选题】 (2分)
下列国家中属于典型感性文化的国家有:
A.
中国
B.
意大利
C.
西班牙
D.
日本
38
【多选题】 (2分)
描述和研究文化时,把一个层面的结论直接推导至另一个层面,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A.
生态谬误
B.
归因错误
C.
刻板印象
D.
反向生态谬误
39
【多选题】 (2分)
下列哪些属于沟通媒介的标准?
A.
语言是否一致
B.
个性化程度
C.
反馈的质量
D.
线索是否多元
40
【多选题】 (2分)
以下哪些是权力距离大的文化的特点?
A.
不平等的关系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
B.
对信息的控制相对较弱
C.
拥有更多代表权力的符号和行为
D.
信息的流动是自由的
41
【多选题】 (2分)
关于语言普遍性假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语言器官的解剖特征以及神经体系都具有普遍性。
B.
语言对认知的影响确实存在,但影响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
C.
语言发展的过程具有普遍性。
D.
不同的文化当中用来描述颜色的词汇量是不一样的,但这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一种独立于语言之外的对颜色知觉的顺序。
42
【多选题】 (2分)
文化震荡包含下列哪些主要症状?
A.
排斥感
B.
异常的情感反应
C.
紧绷感和压力感
D.
错乱感
43
【多选题】 (2分)
由Lewis和Jungman提出的跨文化适应六阶段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
旁观期
B.
参与期
C.
失衡期
D.
回归期
44
【多选题】 (2分)
关于Adler(1975)提出的变迁震荡五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一模型从更加微观的意义上来看待文化震荡。
B.
人们生活中的很多变迁,都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失序。
C.
把文化震荡当作个体成长的内在过程,而不仅仅是对外在东道国文化的应对。
D.
这个模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理解人们遇到的文化震荡。
45
【多选题】 (2分)
张开拇指和食指,在美国表示手枪,在中国表示数字8。这说明了哪些问题?
A.
不同文化对手势的强调程度、运用程度不同。
B.
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造成文化误解。
C.
不同国家用手势表达数字的方式不同。
D.
有些手势只在某些文化中存在,因而不被来自异文化的人理解。
46
【多选题】 (2分)
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
强度
B.
频度
C.
表达含义
D.
表达规则
47
【多选题】 (2分)
面对跨文化适应障碍,如何进行认知调适?
A.
给自己适应新文化的时间。
B.
从成长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历。
C.
允许自己犯错误。
D.
练习和运用东道国语言。
48
【多选题】 (2分)
怎样拥有明确的文化身份感?
A.
形成较低的自我意识。
B.
在跨文化体验中学习。
C.
不去探索、被动选择。
D.
在跨文化情境中具有文化敏感性。
49
【多选题】 (2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来自目光接触文化的个体不会对非目光接触文化的个体持有怀疑态度。
B.
不同文化对目光接触的态度相同。
C.
有些文化中,目光接触且相互直视是传递礼貌、尊重、愿意沟通的意愿。
D.
有些文化中,目光直视对方会被视为挑衅、不尊重、不顺从。
50
【多选题】 (2分)
关于描述文化的研究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位法的路径有可能催生极端文化相对论。
B.
主位法视角是指使用所研究的文化内部公认的范畴和概念来解释和组织数据。
C.
客位法的概念和理论体现了东方文化的价值观。
D.
客位法视角是指使用被研究文化的本土概念来解释和组织数据。
51
【多选题】 (2分)
关于国家认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会同时形成,也不会重叠在一起。
B.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发展路径不同。
C.
国家认同的获得是人们成为某个国家的合法公民和居民,一旦成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便获得了该国的身份。
D.
国家认同指的是个体在主观上认为自己属于国家这样的政治共同体,心理上承认自己具有该国一员的身份资格。
52
【多选题】 (2分)
在Hofstede的文化理论中,中国文化有哪些特征?
A.
个人主义国家
B.
长期导向得分高
C.
不确定性规避低
D.
女性气质得分很高
53
【多选题】 (2分)
手势的文化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
象征手势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不同。
B.
同一种手势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含义。
C.
不同文化对手势的强调程度、运用程度不同。
D.
有些手势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其他文化不存在。
54
【多选题】 (2分)
下列哪几句陈述不属于普遍主义的文化特征?
A.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55
【多选题】 (2分)
描述和研究文化时,把一个层面的结论直接推导至另一个层面,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A.
归因错误
B.
刻板印象
C.
生态谬误
D.
反向生态谬误
第3部分
总题数: 10
56
【判断题】 (1分)
印度和中国的权利距离相似,形成原因也相似。
A.
错
B.
对
57
【判断题】 (1分)
在谈话中手势可以用来启动、调控和终止谈话。
A.
错
B.
对
58
【判断题】 (1分)
文化距离越大,面部表情的辨认越准确。
A.
错
B.
对
59
【判断题】 (1分)
在跨文化沟通中如果有较高程度的紧张情绪,那么在社交当中会有比较自如的一种状态。
A.
错
B.
对
60
【判断题】 (1分)
情感表达中的中性文化是指倾向于中性形象的文化。
A.
错
B.
对
61
【判断题】 (1分)
人在出生后才开始语言的学习。
A.
对
B.
错
62
【判断题】 (1分)
身体接触可以表达破坏性的信息,如歧视、骚扰等。
A.
错
B.
对
63
【判断题】 (1分)
在沟通中,沟通顺畅、没有障碍不是必然的。
A.
错
B.
对
64
【判断题】 (1分)
当一个人所说的话和其非言语信息相矛盾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口语信息,因为口语传达的信息更明确。
A.
错
B.
对
65
【判断题】 (1分)
文化意识是指对影响自我、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有所了解,让人们理解差异性和共同性。
A.
错
B.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