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知到智慧树跨文化沟通心理学教程试卷答案

网课查题公众号

1.
【单选题】 (1分)

出国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体,跨文化适应可能更好。这背后的假设是:

A.

在一种文化中获得的跨文化适应经验适用于其它所有跨文化情境。

B.

在不同东道国中体验到的跨文化震荡都相同。

C.

在一种新文化中获得的跨文化适应经验可以移植到其它跨文化情境中。

D.

出国经验丰富的个体对所有文化都很了解。

2.
【单选题】 (1分)

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

松文化

B.

紧文化

C.

感性文化

D.

中性文化

3.
【单选题】 (1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体现了哪一种时间观?

A.

轮回时间观

B.

灵活时间观

C.

未来时间观

D.

线性时间观

4.
【单选题】 (1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线性时间观的特点?

A.

按时间表做事

B.

在一个时间段只专注做一件事情

C.

崇拜祖先,看重传统

D.

看重准时

5.
【单选题】 (1分)

宗教属于哪一种文化类型?

A.

物质文化

B.

社会文化

C.

社会规范

D.

主观文化

6.
【单选题】 (1分)

儒家人性观从天人一体的角度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哪一种关系?

A.

以上皆错

B.

控制自然

C.

臣服于自然

D.

与自然和谐相处

7.
【单选题】 (1分)

Adler提出的变迁震荡五模型中不包括哪一阶段?

A.

自主期

B.

独立期

C.

蜜月期

D.

失衡期

8.
【单选题】 (1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Pelto提出的松-紧文化的社会成因理论?

A.

血缘体系

B.

人口密度

C.

文化隔绝性

D.

生产方式

9.
【单选题】 (1分)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主流的自我身份感状态可能是:

A.

身份感早闭

B.

身份感获得

C.

身份感延缓

D.

身份感弥散

10.
【单选题】 (1分)

与多种文化交往但不认同每种文化的独特性。这属于下列哪种东道国采取的策略?

A.

排斥策略

B.

隔绝策略

C.

熔炉策略

D.

多元文化主义策略

11.
【单选题】 (1分)

Belay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型中,行为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包括

A.

适宜的自我揭示

B.

传递信息的技巧

C.

社交放松

D.

互动管理

12.
【单选题】 (1分)

跨文化沟通中的误解经常产生于沟通的哪一个阶段?

A.

信息的发出

B.

信息的解码

C.

信息的编码

D.

信息的传递

13.
【单选题】 (1分)

下列不属于集体主义文化特征的一项是:

A.

集体的需求优于个人的需求。

B.

个人做决定前需要征得他人同意。

C.

注重人际关系的和睦。

D.

人际关系被看作一种合同关系。

14.
【单选题】 (1分)

在文化取向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A.

时间和空间取向

B.

对人的活动的取向

C.

对自然的取向

D.

人性观

15.
【单选题】 (1分)

请按文化身份感发展模型对下列过程排序:
1反省
2不协调,身份感怀疑
3与主流文化价值保持一致
4整合的觉知体验
5对主流文化和身份感的抗拒

A.

15324

B.

32514

C.

13254

D.

25314

16.
【单选题】 (1分)

哪一项不属于跨文化适应障碍在认知方面的表现?

A.

易激惹

B.

刻板印象

C.

对东道国有偏见

D.

片面看待问题

17.
【单选题】 (1分)

在有些文化中,人们倾向于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这种文化是:

A.

高情境文化

B.

低情境文化

C.

感性文化

D.

中性文化

18.
【单选题】 (1分)

Samovar的跨文化沟通模型图

A.

内部个体文化在颜色和形状都与外部总体文化有略微不同的文化属于紧文化

B.

包括两种文化

C.

形状相似就象征着文化距离是比较近的,沟通更容易

D.

说明成员能掌握文化中全部的共享知识

19.
【单选题】 (1分)

“一双筷子吃天下”反映了:

A.

精确文化的精准和精细

B.

弥散文化中一种工具多用途

C.

工具的专业化

D.

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

20.
【单选题】 (1分)

Belay认为,跨文化沟通中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这体现在:

A.

相信自我

B.

情绪稳定

C.

监控自我的能力

D.

开放思维

第2部分
总题数: 35
21
【多选题】 (2分)

手势的文化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

不同文化对手势的强调程度、运用程度不同。

B.

有些手势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其他文化不存在。

C.

同一种手势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含义。

D.

象征手势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不同。

22
【多选题】 (2分)

文化震荡包含下列哪些种类?

A.

角色震荡

B.

环境震荡

C.

经济震荡

D.

教育震荡

23
【多选题】 (2分)

对于要出国的人来说,可以为跨文化适应做哪些准备?

A.

了解东道国的文化

B.

明确自己的出国动机

C.

把在东道国的生活想象得无比美好

D.

学习东道国的语言

24
【多选题】 (2分)

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有哪些特点?

A.

线索最丰富

B.

个性化程度低

C.

语言最有变化

D.

反馈最快

25
【多选题】 (2分)

沟通有哪些环节?

A.

B.

反馈

C.

D.

26
【多选题】 (2分)

Belay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型中,认知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包括:

A.

自我意识

B.

开放思维

C.

自我概念

D.

文化意识

27
【多选题】 (2分)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这体现在:

A.

语言体现文化现实

B.

语言表达文化现实。

C.

语言象征文化现实。

D.

语言和文化是分离的。

28
【多选题】 (2分)

婴儿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文化差异,这体现在:

A.

在不同文化中孩子最先学会的词汇不同。

B.

有些文化鼓励父母尽可能多地跟孩子交流,而有些文化认为保持安静比说话更重要。

C.

有些语言中,发音有特色、发音和动作相似的词更多,而这些词更容易被学会。

D.

在美国,孩子最先学会更多的动词;而在中国,孩子最先学会更多的名词。

29
【多选题】 (2分)

在Berry提出文化适应应激和适应模型中,关于社会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了解源社会的信息有助于判断其基本文化特征以及和东道国的文化距离。

B.

了解安置社会的信息有助于了解移民或旅居群体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和态度。

C.

包括源社会和安置社会两方面。

D.

东道国的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从社会制度和社区两方面提供持续的支持。

30
【多选题】 (2分)

关于语言普遍性假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的文化当中用来描述颜色的词汇量是不一样的,但这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一种独立于语言之外的对颜色知觉的顺序。

B.

语言对认知的影响确实存在,但影响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

C.

人类语言器官的解剖特征以及神经体系都具有普遍性。

D.

语言发展的过程具有普遍性。

31
【多选题】 (2分)

关于中国人的谦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低己高人,以人为师的心理和行为。

B.

中国人的谦虚体现在称呼有严格的社会规范,有高度的程式化和公式化。

C.

“鄙人”、“犬子”等自谦词是中国人谦虚的一种体现。

D.

体现在较低看待自己、而较高看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上。

32
【多选题】 (2分)

以下哪些属于多元文化主义策略实现所需要的预设条件?

A.

社会宽容度较低。

B.

社会凝聚力高。

C.

不以种族、肤色、语言、经济发展等判断一个人。

D.

对种族群体持消极态度。

33
【多选题】 (2分)

以下哪些是关于身份感的定义?

A.

指个体根本而连续的自我,是关于一个人自己作为个体内部的、主要的概念。

B.

是个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不同的个体的自我定义,包括行为、信念和态度。

C.

个体与另外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建立联系的过程。

D.

是反思性的自我概念或自我意象,它来自于我们的家庭、性别、文化、种族和个人社会化过程。

34
【多选题】 (2分)

张开拇指和食指,在美国表示手枪,在中国表示数字8。这说明了哪些问题?

A.

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造成文化误解。

B.

不同国家用手势表达数字的方式不同。

C.

不同文化对手势的强调程度、运用程度不同。

D.

有些手势只在某些文化中存在,因而不被来自异文化的人理解。

35
【多选题】 (2分)

影响人们跨文化适应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A.

出国前的准备

B.

文化距离

C.

出国经验

D.

年龄

36
【多选题】 (2分)

从多元文化人格角度出发,有哪些人格特征会影响跨文化适应?

A.

神经质

B.

灵活性

C.

情感稳定性

D.

开放性

37
【多选题】 (2分)

心理学的基础目标之一是影响或干预,它是如何体现在本课程中的?

A.

通过学习可提高文化敏感性

B.

通过学习能更好地应对跨文化情境中的困难

C.

通过学习可以避开在跨文化情境中遇到的所有困难

D.

通过学习可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38
【多选题】 (2分)

关于文化取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

B.

其余几项均对

C.

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无限的

D.

包括普世性的问题

39
【多选题】 (2分)

在Hofstede的文化理论中,中国文化有哪些特征?

A.

不确定性规避低

B.

长期导向得分高

C.

女性气质得分很高

D.

个人主义国家

40
【多选题】 (2分)

文化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A.

在跨文化情境中能灵活地转换到与当下情境相适应的解释模式

B.

对社会情境中的细微线索具有敏感性

C.

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有差异地使用社交知识的能力

D.

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1
【多选题】 (2分)

下列哪些属于沟通媒介的标准?

A.

反馈的质量

B.

语言是否一致

C.

个性化程度

D.

线索是否多元

42
【多选题】 (2分)

关于男性/女性气质维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男性气质高的文化中,人们会更加关注质量型的生活。

B.

在男性气质社会中,通常家庭分工是父亲处理事务,母亲处理情感。

C.

在女性气质文化中,人们对待哭泣的态度是:女孩可以哭,男孩不可以哭。

D.

在男性气质文化中,人们对待游戏的态度是:男孩为了竞争,女孩为了人际关系。

43
【多选题】 (2分)

Belay从哪三个维度提出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模型?

A.

认知角度

B.

行为角度

C.

情感角度

D.

动机角度

44
【多选题】 (2分)

以下哪些是权力距离大的文化的特点?

A.

拥有更多代表权力的符号和行为

B.

对信息的控制相对较弱

C.

不平等的关系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

D.

信息的流动是自由的

45
【多选题】 (2分)

中国学者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包括以下哪几条?

A.

德、言、行准则

B.

称呼准则

C.

圆通准则

D.

求同准则

46
【多选题】 (2分)

面对跨文化适应障碍,如何进行认知调适?

A.

给自己适应新文化的时间。

B.

从成长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历。

C.

允许自己犯错误。

D.

练习和运用东道国语言。

47
【多选题】 (2分)

眼睛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其生理学基础是:

A.

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

B.

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具有分析综合能力。

C.

瞳孔的变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

D.

人的瞳孔会因情绪扩大到比平常大四倍,或缩到很小。

48
【多选题】 (2分)

关于身份感的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身份感就是对他人的认同。

B.

社会认同的基础是群体归属。

C.

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构成了自我概念。

D.

个人认同的基础是独特的个人特征。

49
【多选题】 (2分)

描述和研究文化时,把一个层面的结论直接推导至另一个层面,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A.

反向生态谬误

B.

生态谬误

C.

刻板印象

D.

归因错误

50
【多选题】 (2分)

空间关系可以体现:

A.

权力的高低

B.

文化的差异

C.

人际的亲疏

D.

人际的等级

51
【多选题】 (2分)

文化震荡包含下列哪些主要症状?

A.

紧绷感和压力感

B.

异常的情感反应

C.

排斥感

D.

错乱感

52
【多选题】 (2分)

关于描述文化的研究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客位法视角是指使用被研究文化的本土概念来解释和组织数据。

B.

主位法视角是指使用所研究的文化内部公认的范畴和概念来解释和组织数据。

C.

主位法的路径有可能催生极端文化相对论。

D.

客位法的概念和理论体现了东方文化的价值观。

53
【多选题】 (2分)

关于双语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B.

幼儿大脑中对两种语言的分离式管理使他们不会混淆语言。

C.

如果婴儿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会让其产生混乱感,从而阻碍婴儿学习语言的速度。

D.

从人的年龄周期来看,年龄越小,学习外语效果越好。

54
【多选题】 (2分)

下列哪些陈述不属于普遍主义的文化特征?

A.

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B.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5
【多选题】 (2分)

下列哪些是跨文化适应的特点?

A.

两种文化相互影响

B.

文化接触带来变化

C.

和其他文化直接或者间接接触

D.

和其他文化的短时间接触即可

第3部分
总题数: 10
56
【判断题】 (1分)

个人主义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竞争取向。

A.

B.

57
【判断题】 (1分)

个体在形成自我身份感过程中,自我身份感状态是静态的,不会变化。

A.

B.

58
【判断题】 (1分)

如果有相应的语言刺激,孩子对双语的学习是从胎儿开始的。

A.

B.

59
【判断题】 (1分)

一个文化中的接触和非接触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A.

B.

60
【判断题】 (1分)

在有些文化当中,红色是在丧礼上用的颜色。

A.

B.

61
【判断题】 (1分)

身份感的本质就是平衡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A.

B.

62
【判断题】 (1分)

在泰国,坐着的时候可以翘二郎腿,可以把脚底朝向别人。

A.

B.

63
【判断题】 (1分)

在不同文化中空间的心理学含义是相同的。

A.

B.

64
【判断题】 (1分)

希腊语和阿拉伯语中表示感谢的词特别多,反映出希腊和阿拉伯文化当中对感谢的看重。这体现出文化影响着语言的结构。

A.

B.

65
【判断题】 (1分)

不同文化中,婴儿学习语言的顺序是不一样的。

A.

B.

作者: gong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