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智慧树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教程试卷

网课查题公众号

1
【多选题】 (3分)

来自美洲的农作物主要是哪一阶段输入中国的?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E.

清朝

2
【多选题】 (3分)

设置行政区划,有利于:

A.

地方自治

B.

发展商业

C.

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D.

征收赋税

E.

政令上通下达

F.

促进农牧业结合

3
【多选题】 (3分)

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________。

A.

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

B.

必定有演变关系

C.

完全不同

D.

完全相同

E.

完全不同,但没有演变关系

4
【多选题】 (3分)

大运河沟通了哪些水系:

A.

黄河淮河长江

B.

湘江漓江珠江

C.

辽河海河黄河

D.

海河黄河淮河

E.

淮河长江钱塘江

5
【多选题】 (3分)

下列哪个民族不是迁入中国后形成的:

A.

蒙古族

B.

回族

C.

藏族

D.

满族

6
【多选题】 (3分)

选择首都的主要因素有:

A.

便于对外贸易

B.

军事优势

C.

气候温和

D.

交通便利

E.

粮食供应

7
【多选题】 (3分)

以下哪一个古都只做过分裂时期或割据政权的首都?

A.

洛阳

B.

上京

C.

杭州

D.

平城

E.

江陵

8
【多选题】 (3分)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

鸭绿江

B.

嘉峪关

C.

阳关

D.

居庸关

9
【多选题】 (3分)

为什么民居在地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因为:

A.

民居必须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

B.

民居的居民讲本地方言

C.

民居适应本地人的信仰和禁忌

D.

民居建筑一般会使用本地的建筑材料

E.

民居的居民习惯于本地饮食

10
【多选题】 (3分)

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

A.

本地人口的外迁

B.

外来移民大量增加

C.

外来人口少,很少听到其他方言

D.

本地人口不流动

11
【多选题】 (3分)

下列哪些作物是在明代传入中国的?

A.

甘薯

B.

小麦

C.

玉米

D.

葡萄

E.

苜蓿

12
【多选题】 (3分)

以下哪些城市是新建铁路形成的?

A.

浦口

B.

乌鲁木齐

C.

哈尔滨

D.

蚌埠

E.

上海

13
【多选题】 (3分)

唐朝三省六部中的三省分别指:

A.

尚书省

B.

行台省

C.

门下省

D.

中书省

14
【多选题】 (3分)

城市肯定是:

A.

有管理机构

B.

军事重镇

C.

人口较密集

D.

交通枢纽

E.

县治所在

15
【多选题】 (3分)

要学好历史地理,需要

A.

多背古代诗词

B.

多查《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C.

多查有关工具书

D.

多看历史小说

E.

多翻有关的地图

16
【多选题】 (3分)

下列那几部书不是顾炎武的著作:

A.

《读史方舆纪要》

B.

《天下郡国利病书》

C.

《肇域志》

D.

《禹贡锥指》

17
【多选题】 (3分)

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有利于:

A.

增加世界知识

B.

知道古地名的含义

C.

了解中国古代的地理

D.

理解中国历史

E.

增强文化自信

18
【多选题】 (3分)

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A.

掩埋在地下的古代墓葬

B.

地下的古河道

C.

建筑物的鸟瞰图

D.

古城遗址的轮廓

19
【多选题】 (3分)

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A.

北宋

B.

五代十国

C.

十六国

D.

东汉

E.

20
【多选题】 (3分)

以下哪些地理名称一直在历史上中国的范围内:

A.

祁连山

B.

阴山

C.

大同江

D.

妫水(阿姆河)

E.

昆仑山

第2部分
总题数: 30
21.
【单选题】 (1分)

为什么科举录取人数不能代表一个政区的文化水平?

A.

科举考试作弊严重

B.

考科举不受户籍所在地的限制

C.

科举录取的标准不统一

D.

一个政区科举的名额是固定的

E.

文化水平高的人不一定能考上科举

22.
【单选题】 (1分)

哪位帝王把河西走廊纳入中国疆域范围(  )

A.

隋炀帝

B.

秦始皇

C.

唐太宗

D.

汉武帝

23.
【单选题】 (1分)

元朝以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

由农村向城市

B.

由北向南

C.

由内地向沿海

D.

由西向东

E.

由山地向平原

24.
【单选题】 (1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占据了朝鲜半岛北部的周边民族政权是(  )

A.

高句丽

B.

百济

C.

契丹

D.

新罗

25.
【单选题】 (1分)

以下哪个阶段发生了最大规模的民族迁移和融合?

A.

秦朝

B.

明朝

C.

隋朝

D.

南北朝

E.

民国

26.
【单选题】 (1分)

华夏族群心目中,位于天下中心的地区是(  )

A.

太行山、黄河之间

B.

洛阳盆地

C.

关中平原

D.

晋南盆地

27.
【单选题】 (1分)

目前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比较一致的认识是:

A.

历史学的分支

B.

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边缘学科

C.

独立学科

D.

地理学的分支

28.
【单选题】 (1分)

什么时候长江流域被纳入“中国”地域范围(  )

A.

西周

B.

C.

东周

D.

29.
【单选题】 (1分)

中国近代第一部历史地理学学术刊物是(  )

A.

《历史地理》

B.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

《历史地理研究》

D.

《禹贡》半月刊

30.
【单选题】 (1分)

率先对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进行研究的学者是(   )

A.

谭其骧

B.

顾颉刚

C.

钱穆

D.

竺可桢

31.
【单选题】 (1分)

历史地理是什么?

A.

历史时期的地理

B.

历史和地理

C.

历史的地理背景

D.

地理的过程

32.
【单选题】 (1分)

19、20世纪之交,通过与地方土司签订合约,逐渐侵占中国云南省西部领土的西方国家是( )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

沙皇俄国

33.
【单选题】 (1分)

丝绸之路存在的地理环境基础是( )

A.

有东西向绵延的山脉作为交通指向

B.

有绵延的河流可以运输商品

C.

有农耕定居聚落作为沟通媒介

D.

有广阔的草原可以与西方沟通

34.
【单选题】 (1分)

中原王朝致力打通丝绸之路的动机是( )

A.

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B.

保障中原王朝的军事安全

C.

向西方传播华夏文化

D.

对西方奢侈品的追求

35.
【单选题】 (1分)

公元初的西汉末年大约有多少人口?

A.

1亿

B.

2亿

C.

6000万

D.

3000万

E.

9000万

36.
【单选题】 (1分)

与秦文化对应的省区是:

A.

广东

B.

山东

C.

湖北

D.

江苏

E.

陕西

37.
【单选题】 (1分)

狭义“丝绸之路”主要是指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 )

A.

绿洲丝绸之路

B.

草原丝绸之路

C.

高原丝绸之路

D.

海上丝绸之路

38.
【单选题】 (1分)

以下地域文化表现形式,与华北平原不相匹配的是(  )

A.

服饰用料以棉毛为主

B.

饮食以红薯、玉米为主

C.

避免蝗灾是地方信仰神灵的功用

D.

民居以四合院为主

39.
【单选题】 (1分)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A.

正确理解人地关系

B.

理解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

C.

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状况

D.

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40.
【单选题】 (1分)

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是:

A.

天津至杭州

B.

洛阳至涿郡

C.

洛阳至扬州

D.

北京至南京

E.

北京至杭州

41.
【单选题】 (1分)

丝绸之路北线虽然容易通行,但是在历史上经常断绝,其主要原因是(  )

A.

沿途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

B.

中原王朝的偏好

C.

沿途民众经常迁徙

D.

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

42.
【单选题】 (1分)

外蒙古正式脱离中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是在什么时期(  )

A.

北洋政府时期,苏联与中国谈判建交之时

B.

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苏联与中华民国签订友好条约之时

C.

清帝宣布退位,外蒙古王公宣布脱离中国之时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条约之时

43.
【单选题】 (1分)

秦汉时代中原周边民族中最强大的是:

A.

突厥

B.

匈奴

C.

乌桓

D.

鲜卑

44.
【单选题】 (1分)

总督、巡抚制度产生于哪个朝代?

A.

清朝

B.

明朝

C.

唐朝

D.

宋朝

45.
【单选题】 (1分)

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出现了“宅兹中国”,这里“中国”的含义是( )

A.

位于天下中央的地区

B.

位于天下中央的国家

C.

位于各国中心的国家

D.

位于国家中央的地区

46.
【单选题】 (1分)

明朝的湖广行省,相当今天的:

A.

河北、河南

B.

江苏、安徽

C.

陕西、甘肃

D.

广东、广西

E.

湖北、湖南

47.
【单选题】 (1分)

影响丝绸之路兴衰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

A.

中原王朝的政治需要

B.

自然环境的变化

C.

游牧民族政权对交通路线的阻断

D.

沿途民族的商业动力

48.
【单选题】 (1分)

下面哪一项不是学习历史地理学的价值和意义(  )

A.

为现代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B.

帮助我们更熟悉古代文献

C.

帮助我们对现在的地理现象寻找到合适的定位

D.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

49.
【单选题】 (1分)

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中国”两字出现在:

A.

甲骨文

B.

何尊

C.

彩陶器

D.

大克鼎

50.
【单选题】 (1分)

汉朝第一任西域都护是:

A.

卫青

B.

张骞

C.

郑吉

D.

班超

第3部分
总题数: 10
51
【判断题】 (1分)

自然为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能不能成为现实,这要靠人类自身的努力。

A.

B.

52
【判断题】 (1分)

历史上黄河以北不曾存在过大片的竹园、竹子。

A.

B.

53
【判断题】 (1分)

狭义的西域是指今甘肃敦煌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东的今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远至中亚或更远至欧洲东部和北非地区。

A.

B.

54
【判断题】 (1分)

人类突破自然地理环境限制的关键是科学技术。

A.

B.

55
【判断题】 (1分)

行政区划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A.

B.

56
【判断题】 (1分)

占城稻是从海外引进的水稻品种,对粮食作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占城稻北宋时期首先传入我国东南地区。

A.

B.

57
【判断题】 (1分)

长江是世界上从长度来讲,列为第二,仅次于亚马逊河。

A.

B.

58
【判断题】 (1分)

“三鼎甲”就是以前科举的话,状元、榜眼、探花,就是进士里面的最高层次。

A.

B.

59
【判断题】 (1分)

邗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

A.

B.

60
【判断题】 (1分)

汉武帝时期设置的13个刺史部其实只是监察区。

A.

B.

作者: gong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