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教程试卷答案

网课查题公众号

1.
【单选题】 (1分)

“将对象暴露在有害物质之前进行遮盖"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

A.

自服务

B.

变有害为有益

C.

预防措施

D.

反馈

2.
【单选题】 (1分)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利用文献中存在的漏洞,潜心研究,很快就找到了一种新的理论。该案例运用了创新方法中的()

A.

缺点列举法

B.

成对列举法

C.

希望点列举法

3.
【单选题】 (1分)

以下哪项不是对白色思考帽的应用( )。

A.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50年后温室效应会更加严重

B.

运动中的燃料消耗是每20英里1加仑

C.

这辆车能在6秒之内加速到每小时60英里

D.

我不喜欢她,我不想跟她一起工作

4.
【单选题】 (1分)

下列各项中,使用了分解法的是( )。

A.

能充电的外套

B.

可替换鞋跟的鞋

C.

充电宝化妆镜

D.

带遮雨棚的自行车

5.
【单选题】 (1分)

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发明、发现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

A.

哲学

B.

想象力

C.

潜意识

D.

创造力

6.
【单选题】 (1分)

直觉思维最根本的特征是( )。

A.

直接性

B.

理智性

C.

快速性

D.

跳跃性

7.
【单选题】 (1分)

电影蒙太奇技术是对( )的运用。

A.

设问法

B.

类比法

C.

列举法

D.

组合法

8.
【单选题】 (1分)

( )是创新的灵魂,必须对其加以发挥并使之形成合力。

A.

创新文化

B.

创新制度

C.

创新人才

D.

创新领导

9.
【单选题】 (1分)

下面关于头脑风暴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头脑风暴法适合解决单一明确的问题,不适合处理复杂、面广的对象

B.

小型会议的与会者10人以上为宜

C.

头脑风暴法完全不追求质量

D.

组成头脑风暴法小组,小组成员应全是专家

10.
【单选题】 (1分)

下面关于创新的描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有实用价值才算真正的创新

B.

创新必须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C.

创新就是发明一个全新的事物

D.

将两件平常的事物进行重组也可能是一种创新

11.
【单选题】 (1分)

遵守科学原则要求( )。

A.

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功能方案合理性检查

B.

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

C.

以上都是

D.

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

12.
【单选题】 (1分)

将医学中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移植运用到地下探矿中,体现了和田十二法中的哪一内容?

A.

定一定

B.

学一学

C.

搬一搬

D.

反一反

13.
【单选题】 (1分)

人们希望拥有顺风耳、千里眼,进而发明了电话,使用了( )。

A.

成对列举法

B.

希望点列举法

C.

属性列举法

D.

缺点列举法

14.
【单选题】 (1分)

以下哪项没有体现TRIZ创新原理同以往创新方法的不同? ( )

A.

打破思维定势

B.

广泛的适用性

C.

通用、统一的求解参数

D.

规范、科学的创新步骤

15.
【单选题】 (1分)

创新与创业的联系包括( )。

A.

创业是一个思考过程

B.

创业是创新的基础

C.

创业是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

D.

创业与创新本质不同

16.
【单选题】 (1分)

关于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思考需要特定的场所。

B.

控制是关键。

C.

思考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D.

思考是无意识的。

17.
【单选题】 (1分)

灵感什么时候获得,怎样获得却是偶然的、不可思议的、不可预知的。这体现了灵感思维的( )。

A.

累积性

B.

兴奋性

C.

偶然性

D.

易逝性

18.
【单选题】 (1分)

作家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新的典型人物形象,这就属于()。

A.

再造性想象

B.

创造性想象

C.

科学幻想

D.

无意想象

19.
【单选题】 (1分)

不带头,不冒尖,一切都随大流。这指的是( )思维定势。

A.

经验式

B.

局限性

C.

循规蹈矩式

D.

从众型

20.
【单选题】 (1分)

隐形眼镜将传统眼镜的镜片变薄变软, 其没有镜架更是方便了广大近视患者。此款创新产品的出现体现了和田十二法的哪个要点。

A.

加一加

B.

减一减

C.

学一学

D.

变一变

21.
【单选题】 (1分)

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这种方法被称为( )。

A.

组合发散法

B.

因果发散法

C.

方法发散法

D.

假设推测法

22.
【单选题】 (1分)

形象思维的分类不包括( )。

A.

直觉思维

B.

发散思维

C.

想象思维

D.

联想思维

23.
【单选题】 (1分)

创新存在于一切领域,没有哪个学科、哪个行业、哪个领域永远会是一成不变的。这阐述了创新的( )

A.

超前性

B.

永恒性

C.

普遍性

D.

艰巨性

24.
【单选题】 (1分)

“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

A.

直觉思维

B.

收敛思维

C.

抽象思维

D.

发散思维

25.
【单选题】 (1分)

(  )就是将整个创造系统内部的要素分解、重组和创造系统之间要素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功能和最优的结果的方法。

A.

组合法

B.

信息交合法

C.

分解法

D.

主体附加法

26.
【单选题】 (1分)

组合和分解法中以下( )不属于组合法的类型。

A.

强制组合

B.

同类组合

C.

材料组合

D.

异类组合

27.
【单选题】 (1分)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 )特征。

A.

视角上的灵活性

B.

内容上的综合性

C.

对传统的突破性

D.

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28.
【单选题】 (1分)

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条件下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是利用哪一个分离原则?( )

A.

时间分离

B.

条件分离

C.

系统分离

D.

空间分离

29.
【单选题】 (1分)

按照思维方式进行划分,可将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  )。

A.

发散思维

B.

收敛思维

C.

形象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30.
【单选题】 (1分)

以下哪项不是平行思维的表现?( )

A.

一时刻每位思考者都以同一角度看问题

B.

思考者进行辩论式的讨论

C.

思考者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分解思维

D.

每位思考者都同等对待自己的观点和其他人的观点

31
【多选题】 (2分)

下面属于六顶思考帽使用原则的是( )。

A.

有绝对的使用序列

B.

正确使用初始序列、中间序列、结尾序列

C.

六顶思考帽在序列中可多次使用或不使用

D.

充分使用简单的短序列

32
【多选题】 (2分)

属性列举法主要列举的属性包括( )。

A.

形容词属性

B.

量词属性

C.

动词属性

D.

名词属性

33
【多选题】 (2分)

以下哪些属于传统讨论会议的缺点( )。

A.

从众障碍

B.

权威障碍

C.

惯性障碍

D.

惰性障碍

34
【多选题】 (2分)

以下属于灵感思维特征的有( )。

A.

独创性

B.

兴奋性

C.

易逝性

D.

累积性

35
【多选题】 (2分)

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锤炼既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 )。

A.

参加实践

B.

学习和运用创造性思维

C.

善于倾听他人意见

D.

开展协作

36
【判断题】 (2分)

收敛思考强调严密的逻辑性,需要冷静的科学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A.

B.

37
【判断题】 (2分)

只要敢想,每一个创意都能转换成很好的结果,都能被市场接受。

A.

B.

38
【判断题】 (2分)

创造发明将催生新的社会价值与伦理

A.

B.

39
【判断题】 (2分)

组合的目的在于增加新的功能( )。

A.

B.

40
【判断题】 (2分)

电灯开关的改进经历了手控——光控——声控的发展,这实质上是一种纵向思维在实际生活的运用。

A.

B.

41
【判断题】 (2分)

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过程中,曾试用了上千种材料,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属于创发方法中的试错阶段。

A.

B.

42
【判断题】 (2分)

问题列举法,是把事物罗列开来,举其要素分别加以分析研究的一类创造方法。( )

A.

B.

43
【判断题】 (2分)

创业教育就是学会怎么创业开公司。

A.

B.

44
【判断题】 (2分)

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后便不能再继续进化了。

A.

B.

45
【判断题】 (2分)

经验是宝贵的,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好帮手,不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减低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A.

B.

46
【判断题】 (2分)

主体附加法是一种简单易行但是却颇有成效的创新方法。

A.

B.

47
【判断题】 (2分)

缩小列举对象是通过对事物的分解实现的。

A.

B.

48
【判断题】 (2分)

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A.

B.

49
【判断题】 (2分)

原功用分解法是指从“一个整体”中分出某个组成部分或某几个组成部分,由此构成功能独立的新的“一个整体”,这是一种既分解又分立的创新。例如,自行车两轮分解成独轮。

A.

B.

50
【判断题】 (2分)

创造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补。

A.

B.

51
【判断题】 (2分)

创新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

A.

B.

52
【判断题】 (2分)

凡事一定要按照程序去做。()

A.

B.

53
【判断题】 (2分)

灵感思维往往是在出其不意的刹那间突然出现。

A.

B.

54
【判断题】 (2分)

以惯性思维来对待客观事物,只会有益于问题的解决,不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

A.

B.

55
【判断题】 (2分)

强制联想训练必须是要找两个相关的事物进行联想。

A.

B.

56
【判断题】 (2分)

打开一切科学的要是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 。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A.

B.

57
【判断题】 (2分)

灵感思维的出现往往带有神秘感,具有不可确知性,但它是可以开发的,可以通过勤奋思考获得的。

A.

B.

58
【判断题】 (2分)

纵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人,对事物的见解更广泛。

A.

B.

59
【判断题】 (2分)

奥斯本检核表法被称为“创新方法之母”。

A.

B.

60
【判断题】 (2分)

创新的品质、等级和成败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的能力发挥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

A.

B.

61
【阅读理解(选择)/完型填空】 (5分)

阅读材料:

美国的创造学家艾可夫(R.L.Ackoff),曾列举了心目中理想的电话系统:不需用手,即可使用电话;只要想用电话,就能在任何场合使用它;不会接到错拨号码的电话;听到铃声,在接电话之前就能知道是何处打来的电话,可以不接那些不想接的电话;通话时,如有他人想打进来,能知道此时另有电话待接进,并晓得是何处打来的,可以请他稍候或通数语后再回原来的电话。如果拨电话给他人,遇到占线,也不必挂断,待对方通完话后,即可自动接上线;当无暇接电话时,可以预先在电话里留口信给某人;能三人同时通话,而且不比两人通话难;可以选择使用声音或画面来通信息。

【1】

材料中体现了哪种创新方法?

【2.5分】

A.

类比法

B.

设问法

C.

列举法

D.

组合法

【2】

这是一种具体运用( )思维来克服思维定势的创新方法。

【2.5分】

A.

正向

B.

收敛

C.

逆向

D.

发散

62
【阅读理解(选择)/完型填空】 (5分)

阅读材料:

在寻找食物的时候,蚂蚁会时不时地返回蚁巢重新调整导航系统以防迷路。蚂蚁不但通过路标来确定方向,还拥有一种名为“路径整合器”的备份系统,该系统会对走过的距离进行测量并通过体内的罗盘不时地重新测算蚂蚁所在的位置。这使得蚂蚁即便在离开巢穴时走过的路跟迷宫一样时,也能找到直线返回巢穴的路径减少路程。现在科学家正在利用这一理念制造出更智能的机器人。苏黎士大学的马库斯 · 克纳登教授指出,如果从蚂蚁那里学到路径整合以及识别路标的知识,就能将这些应用到了自动化机器人身上。其中包括在重要位置重新设置调整导航系统。这能使机器人在辨别方向上的性能更加可靠。

【1】

材料中体现了哪一种创新方法?

【2.5分】

A.

列举法

B.

设问法

C.

类比法

D.

组合法

【2】

材料中体现的创新方法的运作机制原理包括()

【2.5分】
A.

同质同化

B.

异质异化

C.

同质异化

D.

异质同化

作者: gong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